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诗名传天下,即使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要说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我相信李白的名字一定在其中。如果要说谁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诗人,那么毫无疑问定是李白无疑。酒便是李白的萧何李白凭借其豪放、浪漫的诗风,俘获了众多的粉丝。而李白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与酒有着莫大的关系。别人是无酒不欢,而李白可以说是无酒不成诗,在李白的作品中,《将进酒》、《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大批千古绝唱式的作品,都是酒后所作。特别是《将进酒》,这首诗可以说全篇句句都是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但酒对李白来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酒给了李白创作上无限的灵感,同时也在摧残着他的身体。不仅如此,酒也让李白丧失了在仕途一展拳脚的机会。都知道李白在长安做了两年翰林待诏,其实便是唐玄宗的生活秘书,天天在玄宗身旁加之玄宗爱才,所以李白本有可能完成他入仕的夙愿。但酒害了李白,他不仅醉酒见驾,还在酒后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在《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大概的意思是,唐玄宗准备提拔李白,但因为李白让高力士脱靴,高力士怀恨在心,经常在杨贵妃那说李白的坏话,甚至挑拨说李白对杨贵妃不敬。所以在玄宗要提拔李白的时候,杨玉环向玄宗哭诉李白的不是,而使得唐玄宗放弃了重用提拔李白的想法。李白的死亡之谜酒不仅害的李白失去了入仕的机会,甚至李白的死也与酒有着莫大的关系。关于李白的死因,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而坊间也流传着三个版本,但无论哪个版本,都离不开那个酒字。第一种说法,醉酒捞月而溺亡。对于李白醉酒捞月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为什么很多人相信李白是死于溺亡呢?因为很多人认为醉酒后跳江捞月,具有传奇和浪漫的色彩,而这也与李白的性格相符合。据说当时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醉酒之后见一轮明月倒映水中,李白不由自主的跳江捞月,但这一跳不但没捞上月亮,而他再也没从水中出来了。关于这个说法的证据,没有正史史料记载,但在一些野史上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而宋代的洪迈在他的《容斋五笔》中也有过这样的记载,所以至今很多人认为李白是因捞月而溺亡的。第二种说法,说李白是饮酒过度醉死的。在《旧唐书·李白传》中有这么一段话: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对于李白的死因,大多数人认可《旧唐书》中的说法,首先《旧唐书》的权威性不容置疑;其次对于长期醉酒之人来说,饮酒过度加之酒精中毒而醉死好像也比较说得过去;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的李白心情大起大落,先是被流放夜郎那种心情肯定是非常糟糕的,而且当时他也快六十岁了,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生的抱负随着这次流放几乎实现不了了。后又中途遇赦心情高兴得不得了,李白是个喜怒非常形于色的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他的心情从这句诗就可以看得出来,按照李白的性格喝酒、醉酒便是这时候他最想做的事情。第三种说法,因病而死。甚至很多人还说出了李白得的是什么病,是因为过度饮酒引起脓胸穿孔症。而病死的地点便是在安徽当涂,巧合的是最早提出李白是病死的人,正是当时的当涂县令李阳冰,这好像又给这一说法,增加了不少的砝码。诗人皮日休在《七爱诗·李翰林》中也曾提到: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级。还有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也说李白是因病而亡。从这些证据来看,好像李白病死的嫌疑是最大的。鸿雁说不管哪种说法,总之李白的死,总离不开那个酒字,捞月也好,醉死也罢,哪怕真是病死的,也是因为平时饮酒过度引起的。所以说,李白这一生成也是酒,败也是酒。其实,这世间所有事物不都是这样吗?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任何事物在你享受它给你带来快乐的同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它给你带来的痛苦就会来临。所以要理性地对待一切,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