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只有一个字,但立意新奇、感情深沉,首首都是佳作。《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全诗对仗工整,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风》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均不见风字,而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云》唐代: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去思索。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浅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蝉》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鸟》唐代: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子盼母归”动人心怀,流传甚广。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盼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泪》唐代:李商隐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朱彝尊批注语)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愁》唐代:杜甫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此诗是诗人看到眼前景物而抒写愁怀之作,江边的丛草每天生长着,都在唤起诗人的愁绪。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到抒情。一个“愁”字贯穿全诗,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本名李白别称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字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出生时间年(长安元年)去世时间年(宝应元年)主要作品《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去世地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墓葬地当涂青山西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