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晚年三登九华山,为地藏王写下赞诗,6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流派的伟大诗人,一生有非常多的诗文佳作,辞藻华丽,卓越的诗文表现能力,让他赢得了“诗仙”的美誉。

李白一生游览山河,有感而发的诗文发起于源源不断的环境的变化,是诗仙一生的写照,也为他源源不断的素材提供了一个基础。孤傲的诗仙在仕途之路无望之后,更是激发了创作的宣泄。

李白一生的创作非常多,流传至今的诗歌收录在《李白全集》中的诗歌有首。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唯一的一首诗歌写地藏王菩萨的赞美诗。

之后这位巨星级的诗人贫寒交迫客死他乡,一代诗仙在第三次登上九华山之后,生命定格在了61岁。

01孤傲诗人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浓重的原因,是源于他对于自己的自信和对现实的不满,目睹了山河巨变的李白,逐渐地失去了自我。

尤其是到晚年,曾经的年轻,曾经的冲天豪情,都在岁月的冲刷之中,慢慢地变淡了。正如练过剑法的李白,豪情壮语中的无奈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初期为了走仕途这一条路,也是结交了很多的王族的世家子弟,但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24岁的李白为唐玄宗写了两篇歌功颂德的诗歌,但是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好不容易经玉真公主的推荐,获得了一个面试的资格。

唐玄宗面试了李白,经过初步的面试之后,唐玄宗发现这个白净的小青年语出惊人,是当秘书的好材料。

所以出入也都是带上这位新晋级的皇家秘书,有什么大事也都是李白记载,详实生动的文风,让唐玄宗非常的赏识。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小红人,完成了从平民到皇帝秘书的华丽转变。

如果按照知足常乐的心态,李白的这个时候翰林院文稿的写手,已经是不错的工作了。但是李白有着很强的政治抱负和野心,一心想在治国理政方面有所作为,并不满足于写文泼墨的工作。但是也没有合适的机会直接切入官场,久而久之李白对天子秘书的这个岗位就失去了兴趣。

没有施展抱负的平台,李白本身就喜欢喝酒,经常喝酒到深夜,这些缺点被很多嫉妒李白才华的人利用,经常打李白的小报告。

但是唐玄宗非常的爱才,对这些缺点也倒是不以为然,并没有因此而辞退孤傲的李白秘书。但是随着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不断地放大,也影响到了他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

02贵妃研磨和力士脱鞋

唐玄宗一生崇信杨贵妃,因此对杨贵妃基本上还是言听计从。这一天唐玄宗和杨贵妃观赏牡丹,喝酒在兴头上的时候,就安排宦官力士去传唤李白写诗作乐。

力士带着天子的口谕,马不停蹄地赶到诗仙住处,看到诗仙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故意抬高了公鸭嗓门,高呼圣上口谕:“李白即刻启程前往沉香亭写诗”。

李白本身就对这个宦官意见很大,因为这厮天天在唐玄宗那里打自己的小报告,聪明的李白其实早就知道。

心理答应后,心中的怒火由较低冲到了脑门,心想一定要给这个公公一点颜色看看。本来就喝得差不多了的李白,来到沉香亭亭,故意想戏弄一下子宦官力士,还要整天迷惑唐玄宗的杨贵妃。

李白拿起笔后,说今天写诗歌有点词穷了,需要杨贵妃研磨,力士帮着把鞋子脱了才能写出好的诗篇。

这个时候唐明皇喝酒喝得也差不多了,也就下了命令,这一下力士和杨贵妃顿感丢面。区区一个小秘书,竟然让我们伺候他。但是李白把这诗文写出来之后,再加上杨贵妃的谱唱,更加增添了诗歌的文采。

诗歌写得非常的精美,全是赞美杨贵妃的诗句。杨贵妃越唱越开心,唐玄宗也是乐开花了花,但是诗歌中出现了赵飞燕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赵飞燕被定义为祸国殃民的皇后。

力士故意挑唆皇后,说这首诗歌李白把杨玉环比作了赵飞燕,是李白讽刺她的诗文,这让杨玉环非常的气愤。

杨玉环把这个比喻添油加醋的报告给了唐玄宗,唐玄宗也开始慢慢地疏远这位高级秘书。自己觉得怀才不遇,接着一次写诗的机会宣泄不满之后,遭到了各方的挤兑,皇帝开始疏远他,并最终做出了解雇李白的决定。

03诗仙无处安放的灵魂

李白在皇宫的秘书岗位上被开除之后,胸中越是对现实产生了愤世嫉俗的不满。最后一心想要超凡脱俗,结交了同样有名的杜甫、高适也都是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大文豪。

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但是在封建时代这个体制下,普通的文人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三个人开始修仙问道了,这样三个人也是在问道这条超凡脱俗的路上共同奋斗了一把。

但是文豪杜甫本来就一世清贫,不像李白和高适都是富二代这些当过官的人。在修仙的半路上率先顶不住,撤出了团队。

李白则是继续着自己的修仙问道之路,因此也是三上九华山。安徽的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吸引着很多虔诚地问道之人。

李白作为比较虔诚的修道人,拜高如贵为师,成为了一名道士。这时候也是佳作频出,本身就圈粉无数的诗仙,这个时候以道士的身份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名气也是越来越小,社会交际圈子开始逐渐地缩小。

诗仙李白在61岁登上九华山之后,以道法的开悟和内心对自己一个甲子年的沉淀,写出了地藏王菩萨的赞美诗。

曾经桀骜不驯,放纵不羁的李白开始了自己最后的沉淀,过去大起大落的时光,仿佛一幕一幕感慨万千的故事,随着这一首诗慢慢的退幕。

次年62岁的李白在当涂因没钱治病去世。关于李白去世的猜测多种多样,唯有这种猜测较为贴近现实。其余多种猜想,可能是后人想要给这位浪漫的诗人,一个浪漫的离世方式吧。

04总结

李白一生跌宕起步,高开低走,大起大落的境遇,让他最后把心灵的沉淀,当自己开悟的目标。在寻找超凡的境界中发愿,以一首赞美菩萨的诗文缘起,后以空灵的《临路歌》中的大鹏飞而重生。

李白在写下菩萨赞美之诗后,大彻大悟,在问道、论道这个方向上,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大鹏翱翔振翅高飞时折翼重生的发愿,展示了诗仙强大的诗文气场和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4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