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必考古诗词望天门山了解古诗

告别庐山的瀑布,我们跟着李白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乘船行驶到安徽省的当涂附近,两岸忽然出现了高高的山峰,这就是隔江对立的天门山了。面对如此美景,李白在这里写下了一首《望天门山》。

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是我们旅途中的第五站,与它的相遇是李白旅行中的一段美好回忆。

公元年,离家在外的李白已经25岁了。一路上,他饱览了三峡、荆门等地的风景,乘船行至长江的下游地区。抬头望却,高山巍峨,面前的天门山有不输三峡的奇绝。

这里的天门山可不是湖南张家界的那座天门山,而是安徽当涂县长江两岸东梁山和西梁山的合称。这里两山隔江对峙,就好像一扇浑然天成的门,天门由此得名。有趣的是,从远处眺望东、西梁山,你会发现它们好似妙龄女子秀美的娥眉。因此,天门山又有“娥眉山”的别称,这与四川的那座峨眉山,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面对如此美景,李白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笔下的楚江充满野性,有着冲破天门山奔流的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对楚江水同样存在着约束。由于两江对峙,浩荡的楚江在经过这里的时候变得波涛汹涌,激起了阵阵回旋。读完这两句诗,小朋友们有没有体会到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呢?

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中,李白为我们描绘了两岸青山隔江对峙、一叶小舟从天水交接的地方悠悠驶来的美丽景象。这句诗照应题目当中的“望”字,由此可见,李白望天门山的立足点不在岸上,而在“日边”飘来的孤舟之上。除此之外,这句诗中的“出”字也特别巧妙,它表现了李白在乘舟过程中,天门山所呈现的特有姿态。群山仿佛迎面走来,对李白表示欢迎。而李白的内心,也就自然洋溢着喜悦之情了。

李白的诗为这里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在天门山下,还有两处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一是历史悠久的天门书院,始建于南宋,是南宋时期安徽的六所书院之一。二是别具风格的铜佛寺,香火不绝、香客如潮,多年来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信徒前来焚香拜佛。

作为历史文化名山,当涂的天门山凭借独有的山水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李白的一生倾情安徽当涂,曾七次来到这里,留下了五十多首不朽的诗篇,甚至选择这里作为自己死后的埋葬之地。公元年,62岁的李白去世,他的叔叔李阳冰将他葬于当涂县城南部的龙山山下,后来又被迁葬于天门山附近的青山。在离天门山不远的地方,李白墓静静伫立着,他那一身才气和一腔热血,永远定格在了这巍峨的高山之上。

饱览过天门山的风光,李白的小舟即将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在唐朝工商业最繁荣的城市扬州,李白游山玩水、饮酒唱歌,感受着这里的繁华。但到了夜深人静、孤身一人的时候,旅居异乡的李白却萌生出了想家的念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继续跟着李白游中国,在《静夜思》当中品读李白的悠悠乡愁。

让我们下期再会!

#语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1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