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月下独酌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9152593046974628&wfr=spider&for=pc
1月下独酌李白01:14来自赤松在路上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作者: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李白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诗解1.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2.间:一作“下”,一作“前”。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4.“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5.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7.将:和,共。8.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11.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12.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图片来自网络诗韵“酒”与“月”是李白一生中常伴左右的忠实伙伴,他留下了许多关于美酒和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营造出一种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艺术境界,而把这种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月”在中国文人心中一般来说让人产生一种孤寂之感,正如神话传说中那清冷的广寒宫只能存于月亮之上。而酒众人都知它是孤独苦闷时的慰藉之物,同时也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结果。月下独酌本是无限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为自己找到了伙伴,所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成了“三人”,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然而从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后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如此孤独,只有天上的明月及自己的影子相伴相随,然而连这种快乐也是暂时的,“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只能相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奇思妙想的背后,是无法排遣的寂寞与孤独。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诗人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李白爱“月”爱“酒”,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尘世生活的孤寂与无可奈何。同时,在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又存在了极大的向往,这一向往同样寄寓到“月”和“酒”之中,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于是在这深层痛苦的引发下,才产生了李白的永乐浪漫情怀。而这首《月下独酌》正是这一情怀的真实映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44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