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我小时候,这里就是矿坑,下面都是石子和树,看着就像是悬崖陡壁的样子,家里人都不让小孩子靠近,我们看着也不敢过去。”这是家住马鞍山当涂县太白镇的谷代红印象中的国安采石场矿坑。
今年40岁的谷代红就在采石场附近的村子出生长大,从她有记忆起,离村子十分钟路程的“大洞”一直在那,灰蒙蒙的,是父母口中三令五申不能靠近的危险地方。
随着矿场资源开采利用,像国安采石场矿坑这样的遗留成为安徽面临着的生态环境“伤疤”和“痛点”。为解决这类问题,近年来,安徽省逐渐探索出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以用定治”新模式,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资源整合”理念,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历史文化遗存、生态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禀赋等,让废弃矿山不止恢复“颜值”,更创造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价值。
原国安采石场矿坑修复前与修复后的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
原国安采石场就在“以用定治”新模式下发生蜕变。年采石场依法实施关闭,后续引进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文化旅游项目,不仅引进社会资本开展覆土复绿,美化周边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矿区面积亩,还建设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成为网红打卡点,门票年收入多万元,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年,已经从村里搬迁到附近小区的谷代红就成为了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中一员,园中不仅有美景、动物,还有游乐设施,她负责的“花山瑶池”项目,就是在原本的矿坑上修建的30多米深的人工湖,谷代红没想到自己小时候不敢去的危险之地,现在有了潜水、摩托艇、玻璃栈道、漂流、滑翔飞翼等项目,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谷代红的7、8名同村老乡现在都是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的工作人员,整个园区中有七八十名员工都是周边的居民。“原本村子里的人在附近做做农活、带带孩子,要么就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附近就能工作,这边吸引的游客多了,也有些人做做小生意,我也有朋友在外面摆了个小地摊,这个动物园让我们这边整个经济都变好了”。
大皖新闻记者于源绮报道(图片来源: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局)
编辑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