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声能渲染气分,也能更好地传递语言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则谚语告诉我们,打锣时的锣声节秦及音响也如同语言一样,向人们表达出准确的意思。而且锣声比人的声音传得更远。所以,在农村,每逢大型活动都会用锣声来传递信息。
在当涂县湖阳镇的徐姓及其散居地,有一种大锣的打奏方法,此打锣的节奏名叫“九连十三开”,“九连十三开”打奏法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九连”即九州相连之意。九州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是古代中国的代称。泛指大中华一统江山。“十三”这个数,在中国是帝王之数,据说皇帝的腰带上镶嵌着十三枚玉,所以,这个数就成了帝王之数,帝王的权力是至上的,贫民百姓以及普通官吏,没有帝皇受权,是不敢效仿的,效仿一经发现,立即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这个数就成了帝王的独享。“开”是开道之意。“九连十三开”的锣声表达的意思是:皇家出行开道的先声,声音所到之处,就是帝皇亲驾之地。“九连十三开”的锣声,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没有帝皇的受权,同样是不能效仿的,据说,包拯奉旨“陈州放粮”开旋回府用的就是这种锣声。
湖阳徐姓在地方上被称为“徐府世家”,据说是因为其祖上始祖象贤公及其曾祖商公在唐代时官位显赫,是由皇帝剌赐其家族使用的,一直沿用之今。它的打奏法是,先敲九响,再敲三响,后敲一响,计十三响,故名为"九连十三开"。
村上大型活动,都要以锣声开道。湖阳徐姓在大型活动时,打锣一直沿用“九连十三开”的打奏法,以彰显家族的历史地位和后代儒科相继,代不乏人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