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死亡,象征了盛唐的帷幕就此落下中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以《古风》为题,共创作了五言古诗五十九首,上述是开首二句。在诗中,李白阐述了他对诗文的抱负。“大雅”指《诗经》的篇名,多被认为是指建国的传说、宴会的乐歌等格调高雅的诗歌。不过,李白并非单纯的复古主义者。《诗经》中几乎都是质朴却显单调的四言诗歌,而李白所作的四言诗极少。在现存的约千首李白诗中,四言诗仅四首。我认为,这句中的“大雅”,应该是更广义、更宽泛的“雅”,是指诗歌应该正面、率直、中肯地去把握和理解事物。唐朝之前的六朝时代,过分修饰的华辞丽藻是诗文的主流。想来李白是出于对这种倾向的反感,故而提出了复古主义吧。然而,复古绝非回到过去。李白认为必须创作出新的诗歌来。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是的,就诗歌的推陈出新而言,李白是最合适不过的诗人了。李白是自由翱翔于天际的诗人,讨厌束缚,热爱自由,他的诗随心所欲,情感起伏而奔放。对这一点,一生蹒跚行走于大地的杜甫必是羡慕无疑的。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如是说。杜甫属于苦吟型诗人,而李白却是个天性烂漫的诗人,特别是喝了酒之后,诗文就会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一个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仅凭这一点,盛唐无疑是个幸福的时代。杜甫像有关李白的出身,存在各种说法。首先,连他父亲的名字都不清楚,身处士大夫阶级,不得不说是异常。有一种说法,李白的父亲是一名商人,且给李白留下了大笔财产。《新唐书》为李白列传,其中有如下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兴圣皇帝,指唐朝皇室先祖、西凉武昭王李暠,据说是陇西成纪之人。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甘肃西部出现过几个叫“凉”的地方政权,皆维持不长,被称为“五凉”。历史学家为了区别,将它们分别称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李暠的政权即为“西凉”,仅维系了十二年左右。李暠自称是前汉将军李广的后裔,而唐朝亦称高祖李渊为李暠的七世孙。如果事实如此,那么李白与唐朝皇室即为同祖。不过,这个族系家谱难免令人生疑。武昭王李暠像的确,将某位名人视作远祖,这是制作族系家谱者的常用套路。但是,隋末迁移至西域不过是李白诞生一百余年之前的事。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时代的长安元年(),而隋朝灭亡是公元年。“其先”应是李白的曾祖父吧。“以罪”并非荣耀之事,因此不应该是粉饰家谱的内容,可认作是事实吧。“神龙”的年号始于公元年正月,仅使用了两年零九个月。那么,如果李白一家于神龙元年遁还巴西(四川西部)的话,应该是李白满五岁的时候。宪宗元和十二年(),即李白仙逝后五十五年,范传正为他改葬的新墓撰写了碑文。其中,虽然提及李白无后,故难寻族谱,但对李白的族系做了如下记述: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碎叶,即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素叶。一般推定为位于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伊赛克湖以西的托克马克市。据玄奘法师所述,在素叶水城,混居着各国的商胡。再向西去,呾逻私(《新唐书》记载为“怛罗斯”)附近还有三百余户中国人的村落。玄奘法师像李白于宝应元年()在当涂县(江苏省)县令李阳冰的宅中去世。临终之际,他将万卷诗稿托付给李阳冰。后来,李阳冰将李白的诗文编辑成集,取名为《草堂集》,在其序文中有这样一句: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条支,指《史记》记述的安息以西的地域,似乎是叙利亚一带,但在这里应该是笼统地指西域。在李白的《战城南》诗中有: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可见,诗中的“条支”不可能是叙利亚。“桑干”是河名。起源于山西,流入北京西部的卢沟河。天宝元年()唐朝与突厥曾于桑干一战。“葱河”指帕米尔河,天宝六载()高仙芝率领唐军在帕米尔高原打败了吐蕃。天宝十载(),同样是高仙芝与阿巴斯朝军队于呾逻私大战,结果大败。呾逻私,位于李白出生地附近的伊赛克湖一带。这个巨大的湖泊即使严冬也不会冻结,因此亦被称为“热海”。另外,由于它是盐水湖,所以还有一个别称“咸湖”。李白诗中的“条支海”,无疑指的是伊赛克湖。想来,住在李阳冰那里时,李白很可能将自己的出生地“条支”告诉了李阳冰。“中叶非罪,谪居条支”一句,想来亦是李白所言。李阳冰,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对于“遁还”“逃归”的描述以及“隐易姓名”等,不得不说实属异常。《草堂集》序文中写的是“非罪”,而《新唐书》中写的却是“以罪”。李白一家始终笼罩在这种不同寻常的氛围之中。李家逃到四川时,李白不过五岁,因此对他在西域的生活经历没必要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1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