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联动问诊提高帮扶成效
——安徽“流动诊所”服务助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马鞍山篇)
□郭玉春刘书臣本报记者李辉
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赴和县、当涂县等地,对涉及多批次不合格糕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抽检核查处置“流动诊所”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分析不合格原因,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受到企业欢迎。这是该市开展“流动诊所”技术帮扶助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工作实际,强化食品抽检技术服务,提升食品抽检核查处置工作成效,共计对食品生产企业派出“流动诊所”团队14家次,派出专家32人次,发现问题36项,提出整改措施31条,通过4项措施抓好“流动诊所”服务活动,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加强管理,助推该市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
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食品抽检核查处置“流动诊所”工作的通知》,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食品相关科室、直属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建立专家库,按照“风险控制到位、原因分析到位、整改复查到位”的要求,对全市多批次抽检不合格、风险监测问题及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一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派出“流动诊所”专家小组,要求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一批次不合格食品“流动诊所”工作。
针对涉及该市食品生产环节多批次不合格问题或风险监测问题检验报告,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与监管科室共同协商分析,在专家库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流动诊所”专家小组,与食品飞行检查及核查处置等工作相结合,对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帮扶。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仔细查看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原料购进储存、生产环境卫生等情况,认真查阅相关台账资料,对产生不合格或监测问题食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综合检查情况,现场提出整改措施,开出“流动诊所”建议书。
“流动诊所”专家组将整改建议与核查处置工作相结合,在督促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封存、下架、召回、暂停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帮助指导企业分析受影响的品种和范围,采取设备检修、人员培训、完善记录、过程追溯、检验检测等措施,彻底清除风险。“流动诊所”专家组在食品生产企业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后开展“回头看”,对企业整改完成后生产的同品种食品开展跟踪抽检。
记者了解到,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流动诊所”档案及诊断问题评估机制,对“流动诊所”活动中发现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组织相关科室或有关部门开展相关风险会商及交流活动,结合日常监管发现的问题研判评估风险隐患,提出应对措施。今年以来,在食用植物油、粮食加工品等方面召开多次风险交流会,为该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管、规范提升、预防系统性风险等发挥了食品抽检技术支撑作用。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