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风《姑孰十咏》组诗,包括《姑孰溪》、《丹阳湖》、《谢公宅》、《凌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朱渚矶》、《灵墟山》、《天门山》等十首诗。因系写安徽当涂(古名姑孰)境内古迹和景物,故称《姑孰十咏》(以下简称《十咏》)。然而,从北宋开始,对《十咏》作者却产生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者系终老当涂的诗仙李白,另一种则认为是自称“类李白”的李赤。多年来,这个悬案仍无定论。持前一种意见的论据是:最早的李白诗集是唐代当涂县令、李白从叔李阳冰作序的《草堂集》,因“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李阳冰《草堂集序》),可见诗稿之多,《十咏》应收入这个集子。宋太宗(~年)时李叻等“奉敕辑次”的《文苑英华》,辑集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内容丰富,于雍熙三年(年)编纂成书,其中收入《十咏》八首,署名李白作。稍后彭叔夏等写《文苑英华辨证》,考证舛误颇多,却未指出《十咏》的瑕疵。宋成平五年(年)校刊的王象之编的《舆地纪胜》记述:“《九域志》云:《姑孰十咏》诗,云唐李白撰。”苏东坡挚友郭祥正写有《追和李白姑孰十咏》诗,郭不仅读过《十咏》,并点明作者是李白。宋代彭乘在《墨客挥犀》中记载:“张端公伯玉大科成名,篇什豪迈,万为清脱。过姑孰见李白《十咏》,叹美久之。”既肯定《十咏》是李白所作,并发出很多赞美之词。持后一种意见的论据是:苏东坡曾说:“过姑孰堂下,读李白《十咏》,疑其浅近。……孙邈云:闻之王安国,此属李赤诗,秘阁下有赤集,白集中无此。”(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宋代陆游在《入蜀记》中说:“《李太自集》有《姑孰十咏》,予族伯父彦远尝言:东坡自黄州还,过当涂读之,抚掌大笑日:赝物败矣,岂有李白作此语者。”可见首先怀疑《十咏》非李白所作却是苏东坡,其理由是“疑其浅近”、“岂有李白作此语者”。但所言均出自别人转述,王安国所言也出自别人之口。于是,明代高棅编《唐诗品汇》录《十咏》中五首,就题名李赤作。清代王琦作《李太白全集》注,摘录一些资料(即苏东坡、王安国所言),否认《十咏》为李白所作。除上述意见外,还有清代《全唐诗》编者们采取折衷的办法,即把《十咏》收在李白诗中,另加一小注:“一作李赤诗。”采用两说并存。现代有关《十咏》的注家,意见也有分歧。如常秀峰等编《李白在安徽》和朱世英等编《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注明《十咏》作者是李白。而瞿蜕园、朱金城所注《李白集校编》,则持否定的态度。《十咏》究竟何人所作?首先要搞清苏东坡、王安国所言是否有据,其次是李赤有无其人。有人认为,苏东坡说:“读李白《十咏》。”王安国却说:“白集中无此。”(指《十咏》)两者大相径庭。因苏、王是同期人,地位、阅历也相当,焉能所言龃龉,即一说白集中无《十咏》,另一却说读了李白《十咏》呢!苏东坡因《十咏》与郭祥正有过争论,因苏言武断,郭却不以为然,并有“亦愠”(《人蜀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