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冲

大诗人李白的名声究竟有多响亮?我想这个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一张秀口就可吐半个盛唐的李白,他的才华可真不是吹的。但是李白有才归有才,可惜的是他的情商实在跟不上趟,说到这里,我们今天就不妨再来聊聊有关谪仙李白的诗与低谷人生。安史之乱时,李白可并没有像杜甫那样整天忧国忧民、郁郁寡欢,他属于心态超好的那类人,所以甚至可以说有“趁天下大乱而一展身手”的想法。有一次李白喝醉后游梁园,趁兴在墙壁上题下一首诗,也就是那首有名的《梁园吟》。这一写没想到正好赢得了一位佳人的芳心,李白得知有女粉丝崇拜自己,便赶紧上门提亲,于是50岁的李白也就有了第二位“正式”的妻子——宗氏。后来因为战争原因,李白携带宗氏逃到安徽的当涂县准备隐居,《登庐山五老峰》就是在此时而写: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真想归隐吗?肯定不是,他那么张扬不安分的人怎么会忍受得了那种清寡的生活呢,所以在李璘召他出山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就答应了,还拍马屁写了十一首诗,下面截取了最后一首:《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李白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题目中的永王就是李璘)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献媚之心,将李璘捧上了皇帝的地位,这胆子够大的,李白也可见对李璘所抱的希望很大。这首诗虽然也有铿锵之力,但是更多的还是透露着“白日梦”的意味,喝酒、吃饭、享受貌似才是重点。不过脑子的决定往往会讨来苦果,李白这一去,彻底潜入了泥潭。李璘是谁?他可是不懂感恩、企图招兵买马反朝廷的奸臣。李白可谓睁着眼睛走黑道,居然想着可以跟随李璘实现“宏图大业”的梦想,想啥呢?智商明显不够用,而且也证明他为了利益可以是非不分。李璘没蹦跶几天,他的势力就被朝廷大军清理得一干二净,那么李白自然也就沦为了反朝廷的罪犯,手铐和脚镣妥妥地戴上了。李白被捕后还极力为自己辩解,将矛头指向李璘,曰他胁迫自己做出了蠢事,但还是难圆其说,脱罪无望。这时可把老婆宗氏急坏了,她四处找人,为李白求情,这一举动也是深深地打动了李白,于是题下了这首《在浔阳非所寄内》: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题目中的“非所”就是指牢狱,诗的内容也的确很是凄凉伤感。得罪了朝廷自然少不了惩罚,李白被贬到环境恶劣的夜郎。不过庆幸的是,李白碰上了好运气:在经过白帝城的时候正好赶上皇帝大赦天下。李白闻此消息,一下子春风满面,产出了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轻松愉悦、充满浪漫情调,有山有水有彩云,有“一日可行千里”的轻舟,有神采飞扬的诗人,这画面不要太美。李白虽然被赦免,但还是因为有犯罪前科而不被朝廷重用,在多次求人推荐无果后,自大、傲娇、有抱负的李白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终日郁郁寡欢,漫无目的地行游,最后于当涂县病逝。都说人生就如一盘棋,只有用心去下的智者才会是赢家,而李白明显不是。李白才高万丈,志气也高万丈,可心智却与才华、抱负不相匹配,自大、自信、冲动酿出悲剧人生。如果李白当时稍微用点心,如果他不那么急功近利……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而且,如果有,那他就不是李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0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