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很怀念那个不戴口罩的当涂

说到新冠疫情它已经两年多了,你信吗?

我们时常感慨这两年时间过得太快了,只记得年的冬天,我们都戴上了口罩,没想到一戴就是两年多,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如今的习以为常。

年12月,武汉发现多例新型肺炎病例;

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关停;

年1月6日,国家疾控中心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年1月21日,河南、湖南确认首例新型肺炎病例;

年1月21日,重庆确认5例新型肺炎病例;

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

一场疫情肆虐武汉,并蔓延全国。

从年到年,我们与疫情已经共处2年多时间。

两年里,我们从开始的慌张无措到如今的有序应对。

在一次次的防疫中,它成为了生活常态。

不知从何时起,佩戴口罩也慢慢成为下意识的习惯。

曾经那个不戴口罩的日子,你们还记得嘛?

想念年的当涂

不用戴口罩!

你有多久没有畅快地呼吸空气了?

你有多久没有“露脸”出行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蒙面”状态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你还记得曾经那个无口罩世界的样子吗?

年的当涂,口罩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种不常用的医疗用具,感冒咳嗽才会用上。

那个时候,核酸检测对于大部分来说是一个陌生且高级的词汇。

酒精消毒也只是医护人员或者洁癖人士才有的习惯。

健康码更是还没有出现,人们可以与空气“0”距离接触。

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马军寨、翠竹菜市场,永远都是熙熙攘攘的;

袋子里装满着新鲜的蔬菜水果;时不时的菜场里会传来某个大爷大妈讨价还价的声音。

年的当涂,是热闹的。

翠竹广场人山人海的拥挤、清源门璀璨的灯展、吃到撑的大肉面、家门口必斩的鸭子店、路边冒油滋滋的锅贴…

这些人间的真实烟火气下,有着浓郁的当涂魅力。

看着这过往的街头照片,那个年代仿佛是很遥远的过去。

突然,有点想念不戴口罩的你我!

想念年的当涂

游玩说走就走!

你有多久没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自从疫情开始,似乎旅行成为了一种触不可及的事情。

年的当涂,在慢节奏的生活工作下,我们可以随时来一场散心旅行。

没有疫情时的我们,在这个春天可以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去桃花节,在人挤人的现场,欣赏桃花。

大青山旅游区游人如织,道路两边的小摊上更是摆满了各种颜色的装饰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购买。

各类文艺演出一个接一个,人们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中,共同欢庆这春天最美的时刻。

曾经日子里很平常的生活方式,如今却成为反复怀念的一段记忆。

“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去南京听演唱会”“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带着喜欢的人去厦门”

“等疫情结束,就……”

就这样,我们在无数个愿望中度过了3年。

突然很怀念那个说走就走的时代,想来一场不问缘由、说走就走的旅行。

想念年的当涂

肆意挥洒青春的学生生活!

“青春才有几年啊,疫情就占据我三年!”

学生时代是最美好的时候,是肆意挥洒青春的年龄;

疫情的到来改变的不仅是生活的方式,也开拓了学习的模式。

小时候因为起不来而幻想过,要是能在家上课就好了,没想到多年,这个想法真的变成了!

现实家成为了新的教室,我在屏幕的这头老师和同学,在屏幕的另一头…

错过的见面、错过的演唱会,错过的学生精彩生活,以及错过的那个夏天……

被疫情偷走的日子里,我们的时光好像也在悄悄溜走~

想念你,那个没有被疫情笼罩下的当涂!

20年春节武汉封城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次又一次疫情的反复、防控……

2年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突发的疫情迅速开展全市核酸检测、设立“封控区”......

一系列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让大家再次见证到了“当涂速度”。速度的背后是一个个默默为此付出的当涂「抗疫人」。

还有那些为了让核酸检测结果尽早出来而加班加点的医护人员......

抗击疫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成功抗疫的背后是散落在当涂各个角落里每个人万众一心的成果。

无口罩的时代,已经成为曾经的美好记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

抗疫近3年,我们同心协力,将病毒拒于国门之外;我们积极防疫,维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与病死率。

当涂,好好的!

我们,都要好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8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