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我家的肯定,谢谢你们,我一定会把家里和院子搞得更干净、更好看”,农户夏敬业激动地说道。时值仲春三月三,走进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绿树暖阳映衬下,一个个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有的花朵芬芳、有的精致美观,无一例外的是农户的脸上都带着喜庆,那是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带来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味道。
图为夏敬业户的“美丽庭院”俯瞰
夏敬业就是这样的农户,他在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居住,利用自己的宅院经营着一间精品民宿,这几天天气晴好,来自南京、芜湖等地,通过网络预约入住的客人也多了起来,他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走进他家的院子,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更点缀着水池、游鱼、草坪和各色鲜花,小小的庭院别具一格,源源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而这正是当涂县近年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当涂县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触角,注重宣传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整治自家的庭院,县级统一组织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激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末梢神经”,实现了“三个带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县、乡、村联合为“最美庭院”户授牌
一是带动农民改变不良习惯。坚持“环境美、秩序美、景色美、布局美、家风美”的“五美”标准,通过户申请、村申报、乡镇审核、县级评比的程序,由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共青团、妇联、文明办等部门联合评选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并逐户授牌。县、镇、村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将获评“美丽庭院”作为一项荣誉,同该户优先享受各项政策挂钩,引导发动周边农户动手整治房前屋后的“脏乱差”,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创建。截至目前,全县评选出年度“美丽庭院”户,其中排名前10户被评为年度“最美庭院”,年度的美丽庭院申报工作正在火热开展中,报名农户比去年大幅增加。
图为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农家乐餐厅生意火热
二是带动农户实现创业增收。把垃圾清干净、把东西摆整齐、把树苗栽起来、把院子搞好看,这是“美丽庭院”创建的基础动作,庭院经济的效益则悄然显现出来。部分农户发现,庭院环境的美化吸引了路人来参观拍照,口口相传使得游客越来越多了。人多了就有消费的空间,就有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于是这些农户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家庭妇女们不用再出门打工,而是在家“掌勺”,接待各地的游客,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在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塘南镇、护河镇、乌溪镇等地,已经累计开设了余家农家乐餐厅和乡村民宿,全县获评三星级及以上农家乐50家,省级精品民宿6家,市级2家,每逢周末来到乡村品尝美味、踏青赏春的游客数量正在稳步增长。
图为农家妇女在厨房“大灶”前忙碌
三是带动乡村“美丽”产业发展。当涂县“美丽庭院”创建的初衷是“一户美”,目标则是“户户美”。当涂县在引导发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以项目的形式集中盘活“空心村”,盘活农户闲置的房屋和闲置宅基地,同时为村集体带来持续增加的收入,促进了乡村“美丽经济”产业发展,实现了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在当涂县江心乡彭太村,村集体通过牵线江苏等地专业公司,将农户闲置的破旧房屋院落和土地流转租赁下来,按照“田园风”、“圩田风”等建设多样的“美丽庭院”,打造乡村民宿康养项目推向市场,获得收益同村集体和农户分成。通过这样的模式,往日破旧杂乱、无人问津的多座沿江农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具特色、风景别致的“乡居美院”,在这里既能品尝当地无公害蔬菜瓜果,又能享受到极具特色、蕴涵“乡愁”的乡村住宿餐饮服务,极大地迎合了城市客户的“乡村老家”情节。看着家门口逐渐变得整洁美丽,自己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村民们有些不敢相信:“没想到空在那里的破旧老房子,打造好了竟也能赚钱!”
图为江心乡彭太村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前后对比
(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